中國的飲食文化一直都是一桌人不用公筷互相夾菜,這樣可以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,表達親近之意。但是很多場合我們需要和不熟的人一起共餐,這讓很多人心里犯嘀咕:好像乙肝這些病是可以通過一起吃飯來傳播的,事實是這樣的嗎?一起了解下!

乙肝會通過吃飯傳播嗎?
專家表示:乙肝不會通過一起吃飯進行傳播,雖說很多疾病都是從口入的。但是乙肝還真不是,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4種,分別是血液及血液制品、母嬰、性生活以及皮膚粘膜破損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乙肝不會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,但如果口腔、消化道內有破損,比如口腔潰瘍、牙齦出血等,不能完全排除有通過血液感染的可能性,但是這個可能性相對比較小。
但下面三種病會通過共餐傳染
雖說乙肝基本不會通過吃飯進行傳播,但是這些疾病會通過共餐傳播!
1、甲肝
甲肝和乙肝一樣,都是由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。甲肝是由甲型肝炎引起,乙肝是由乙型肝炎引起的。甲肝病毒大多時候是被“吃”進去的,它大量存在于患者的糞便中,如果沾到手上,然后用手去接觸食物和水,健康的人誤食了這些帶有病毒的水和食物,可能會引起交叉感染。

2、幽門螺桿菌感染
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個典型的從口入的疾病,它可以通過唾液或口腔分泌物進行傳播,并且傳染性很強,平常我們普通的吃飯、接觸,都可能會發生交叉感染。
3、傷寒
傷害是一個傳染性非常強的疾病,而且可以通過共餐進行傳播。它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,傷寒和甲肝的傳播方式比較相似。致病菌會隨著患者的糞便排出,如若污染了水或食物而被健康人食用的話,健康人會因此而被感染。
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病從口入呢?

首先在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;集體用餐時最好采用分餐制,給人夾菜使用公筷;成人不要用嘴去觸碰嬰兒的奶瓶、勺子等,更不要嚼碎了食物喂食嬰兒;食物要清洗干凈病煮熟之后才能食用;對于患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,要使用專門的碗筷,避免共用。
其實這些預防的方法今年大家都了解的很多,就是我們預防新冠肺炎感染的那些內容。吃飯盡可能的避免聚集、不要共用餐具、餐前餐后要洗手、日常盡可能佩戴口罩等等,這些看起來“微不足道”的小事,對我們的健康而言卻是意義重大的。
圖文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(官網?微信公眾號)